代表全球股市的MSCI 世界股票指數自今年
雖然近期總體經濟與企業獲利數據仍相當疲弱,但陸續出現下滑幅度縮小甚至有些領先指標出現回穩的跡象,加上美國政府公佈的壓力測試讓金融類股短線上演了一波利空出盡的噴出行情。
各種高風險資產如高收益債、原物料、新興市場股、匯、債等…均大幅走高;恐慌指數(VIX)也首次跌破30,回復到雷曼倒閉前的水準;各國公債利率走高;歐元兌美元也來到年初以來的相對高點。
市場出現難得的一片樂觀, 信心面與資金面可說主導的過去兩個月的金融市場走勢。
美元會長期走軟嗎?
這幾乎是台灣投資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股市要大漲,信心面與資金面是兩大決定性指標,科技泡沫和房地產泡沫都是絕佳的例子,現在的狀況是信心稍微恢復,但 資金面卻幾乎是完全到位-在有史以來最寬鬆的水準。而美元的取得成本(利率),美元的供給(量化寬鬆)以及美國公債的發行(赤字預算)都助長了資金的氾 濫。而全世界的央行也都相當大程度上如法砲製,估計這波資金行情將可能持續推升各種資產價格,包括貴金屬(黃金每盎司已站上900美元)、原物料(原油每 桶已站上60美元) 、股票與房地產。但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有史以來最寬鬆的資金水準與規模龐大的公債發行毫無疑問的將出現幾個副作用,包括:
* 美元走軟
* 公債殖利率上揚
* 通貨膨脹
這些副作用有可能很快就出現,有可能晚點出現;有可能一個接一個出現,但也有可能一起出現,但無論如何,可以確定的必然因果是:
* 美元走軟將出現通貨膨脹,升息便無法避免。
* 若提前進入升息循環,可拉抬美元與抑制通膨,但卻不利美國經濟與美債、美股。
* 若出現像日本失落的十年般的低成長、低利率、低通膨,由於美國個人、企業、政府等三個面向的資產負債表都採取遠較日本積極的槓桿操作,將可能導致美元大幅走貶。
也就是說,美元、美股、美債,有一好沒兩好,要出現像90年代美國股、匯、債三漲的機率相當低。
投資人該如何因應 ?
如果投資人真的有免費午餐, 那就是-分散投資。
由於全球化的結果,迫使投資人必須重新思考傳統的資產別、區域別、產業別、貨幣別等的分散效果以及分散投資的新定義。
也許投資人可以從生產與消費流程中,進一步演繹分散的精隨:
* 買進生產要素,原物料需求與資金需求
* 買進生產力,人口增加與基礎建設提升
* 買進消費力,所得提升與信用擴張
90年代的美國,擁有人口增加與科技基礎建設大幅提升,所得提升與信用擴張等生產力與消費力的雙重優勢,而如今這些優勢已經移轉到新興市場。
針對這雙重優勢,要對治美元走軟、公債殖利率上揚、通貨膨脹等這些副作用的最佳解決方案可能是:
* 買進黃金-建議黃金產業基金,因為中長期來看,黃金類股對金價的槓桿大於1。
* 買進新興市場-建議全球型的新興市場基金、新興市場債券基金(以貨幣升值為主要收益來源) 。
* 買進原物料-建議能源基金、礦業基金。
以上這些投資標的風險均相當高,建議依個人風險承受度做部位配置,並採分批或定時定額方式進場,才能進一步分散價格波動風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