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線反彈有望 07/03
金融海嘯與報酬率平均定律
作者:gd4166
( http://allsharing.net/phpbb3/viewtopic.php?f=2&t=1332&start=0&st=0&sk=t&sd=a )
金融世界往往根基於臆想而非現實。而對於每一位投資者而言,分清現實與臆想是重要的。
在最近一次泡沫破滅之前,房價將永遠走高的臆想曾被融入到絕大多數的金融工程模型中,銀行業盲目相信它們能全部收回大量新發放的抵押貸款。然而,社會資源有限這一客觀事實最終使得住房價格出現價格崩潰,並在金融市場引發災難。
這是的“報酬率平均定律”的回歸過程而已。
通過對這些扭曲行為進行深入觀察,才可能對不同資產類別的運作方法有所認識,並製定明智且合乎情理的投資策略。這類策略可以承受市場波動與人爲判斷脆弱性的考驗,因為它扎根於現實而非臆想。
在金融危機爆發後,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從泡沫前的8500億美元(多以國庫券形式存在)膨脹到了2萬億美元以上。目前,美聯儲擁有巨額質量可疑的住房抵押貸款以及抵押支持證券。政府深怕不作為將導致整個經濟體系崩潰,所以積極搶救華爾街。
然而這樣做的後果卻是讓許多人相信政府能夠為未來的每一場危機買單,從而推動了後泡沫時代風險胃口的升溫以及風險資產價格的反彈。
中央銀行事實上正通過“盤剝”存款者以救濟那些由於過度借債而被套牢的人。由於經濟依然疲軟,銀行家對普通消費者普遍存在惜貸現象,而對股票及商品投機者的放貸卻較爲寬鬆,但是對經濟有攻勞的人是普通消費者,股票及商品投機者是不能支持經濟成長的,該取得資金的是正常消費者,不是股票及商品投機者在危機前表現謹慎負責的存款者們卻面臨著存款一無所獲的局面,同時只能眼見自己的稅金被用於填補金融玩家們的虧損。隨著風險資產價格的攀升,存款者面臨著無法及時建立自身經濟安全網的風險。另一方面,這是逼迫謹慎負責的存款者進入風險投機領域投資界中絕大部分人相信一旦風險資產再次崩盤,政府仍將出面力保投機商。出於對高額回報率的追求,包括高端機構投資者在内的投資者紛紛囤積高風險企業債券。於是各個到期日的高風險企業債券與國債之間的利差均出現暴跌。
名聲最大,更是名聲最壞的 Freddie Mac和Fannie Mae債券依然備搶購,美國政府永遠不會允許“兩房”破產的臆想令投資者將其企業債券視爲同國債一般可靠的資產。儘管兩家公司的規模比危 機前更大且信用質量進一步惡化,但其債券與國債之間的利差還是緊縮至歷史最低水平。由於市場堅信政府不會坐視不管,這給股市的熊市反彈提供了動能。後泡沫時代的經濟何能在一年中反彈回升至如此誇張的高水準?這實在毫無合理性可言。
美國失業率仍然高達9.7%,簡單推理便可知道疲軟的企業及消費者購買力是無法支持企業的盈餘的。因此,追隨以不合理水平定價的股市絕非好主意,指能以第五到防線心態進場。
最新美國就業報告顯示失業率仍達9.7%,證據明確地表明經濟仍處於衰退困境之中。實際工作崗位的流失正在減速和放緩,但這到底説明雇主已無人可以解雇,還是增長的重新開始?這是非常值得深思的問題
U-6失業率(包括由於失業福利用盡而退出勞動人口者、不再繼續求職者、以及從事臨時工作但正在尋找全職崗位者)上升至泡沫後的最高點16.9%。如果加上部分工時這種就業不完全的人,失業率應該在25%以上。
美國長期GDP歷史平均值3.0%,最新GDP報告中的最終銷售額增速處在較低的1.4%,還不到一半,這足以引起擔憂。但更加嚴重的是,這一微薄的增長歸功於美國政府龐大的財政刺激方案,而且該方案可持續性值得懷疑。
期貨基金 恐延下半年推出
原本預計今年上半年即可問世的期貨基金,恐將要到下半年才有機會出線。
據了解,目前國泰投信及寶來投信的商品申請還卡在主管機關;寶富期信的商品申請則還在期貨公會,原計劃今年也將投入期貨基金的元大投信,則將延後至明年再發展,顯見市場對期貨基金仍有很大的陌生感。
據了解,最早申請期貨基金的國泰投信,目前產品規劃還在補件中,市場預期恐將要到7月才能過關。由於國泰投信發行的期貨基金屬於組合式的期貨基金,是相當單純的架構,主管機關卻久未核准,此舉已讓尚未申請期貨基金的投信業者抱持觀望態度。
而國內第一家期信公司的寶富期信,其外匯的期貨基金產品,目前則在期貨公會,預計6月進入風險管理委員會審查階段,下一步就是交由主管機關審核。
至於原本計劃今年加入期貨基金市場的元大投信,目前則改變策略,預計明年再發展,元大投信表示,主要是因為今年看好中國大陸及台灣股市,希望先將重心放在推廣股票型基金上,再來慢慢規劃期貨基金商品。
投信業者指出,期貨基金目前作業進度跟不上規劃的腳步,主要是包括主管機關、業者,甚至投資人對期貨基金都還算陌生,因此主管機關在審核已送件的期貨基金商品,當然會比較謹慎,至於有些業者決定延後發展,可能也是希望讓市場對該產品更了解一點。
過去國內並沒有期貨基金的商品,投資人若要購買期貨基金,必須前往海外開戶或經由複委託方式進行,單筆申購門檻動輒數十萬元,交易方式繁瑣加上申購金額門檻較高,才導致國內並非人人對期貨基金有興趣。
其實,期貨基金可投資的商品相當多,包括外匯、利率、股權、指數、商品等衍生性商品均可投資,國內期貨基金更可以投資有價證券、國內外各種證券或期貨型態的基金及一般商品現貨。
<2010大崩壞>
影響你今生最大的一波經濟趨勢 -- 經濟週期加上人口結構變遷將改變世界
經濟就像時鐘規律運轉,每四十年達到高峰。商品價格每三十年飆到最高價;每十年的經濟情勢也有規律性可尋;大的經濟週期可能歷時五百年。
對於個人生活規劃來說,五百年的經濟週期可能不重要,儘管一個人有生之年看不到這種週期,卻會被這種週期的發展方向所影響。你可能依據個人生命週期階段(如:求學、結婚、育子、退休),來做出合理的決定。你不太會去看經濟的生命週期會對你有多大的衝擊,特別是當經濟的週期「時令」交迭之際,起初常會出現 劇烈改變,就如哈利鄧特二世的預警,此時全球景氣正處於秋冬更迭的時點。
史上人口結構劇變VS.經濟衰退週期
這次鄧特將研究擴及 多國進行深入分析,發現:我們的世界正接近現代史上最大的人口統計變遷及經濟變遷。這些改變不會同時發生,因為各個國家的發展、成長及成熟的速度不一。不過,這些改變會在某段時間達到高潮,首先是全球許多最富裕國家會在2010年達到經濟高峰,接著這些國家將步入經濟趨緩期直到2035年,最後全球人口會 在2065年至2070年開始減少,全球經濟活動也開始銳減──除非出生率或人類預期壽命出現重大改變,這一點在未來數十年隨著科技日新月異是有可能發生的,卻可能無法及時影響到日漸主掌世界經濟霸權之新興國家的人民預期壽命。
我們看過許多經濟預測家時而準確、時而失準,然而以長期趨勢而言,鄧特是極少數未有離譜偏差的預測專家,就在他提出「2010大崩壞」警語的此時,我們即將從經濟生命週期的秋季邁入冬季。你有沒有儲備足夠的糧食以安度這個景氣寒冬?你準備好要在景氣春天時播種了嗎?
三階段式景氣衰退波動,短期恐難復甦
從 2008年到2023年,美國經濟會步入寒冬或淘汰期,所有傳統資產類別或多或少都將走跌,大多數資產配置模型都將一敗塗地。在不景氣時,風險的群聚現象對於這個時期造成最大衝擊,因為在成長榮景期隨著泡沫榮景出現的各種資產泡沫,在這個時期將陸續破滅。因此,商品市場、房地產市場和股市都會在未來幾年內 出現重挫,尤其在2010年代前期的跌幅最深。
起初,資金最安全的避險天堂是現金等值物、優質評等債券,以及強勢貨幣;而在2010後半年,即使以往具有避險特性的黃金都將出現重挫,大多數投資類別都出現較大幅度的衰退。
衰退或景氣寒冬時期皆依據三階段的進展:
第 一階段,泡沫榮景終於破滅,引發震驚,經濟體制和金融體系都受到重創,尤其是泡沫榮景創造出的龐大債務和極高的槓桿效應,這時候就發生通貨緊縮危機,銀行和企業也紛紛破產。這個階段通常持續三到五年(例如:1930年到1933年、日本在1990年到1992年的情況。這次週期可能發生在2008年到 2010年,或2008年到2012年,或是2010年到2012年,或2010年到2014年)。
第二階段,因為政府振興經濟方案發揮 效力,以及股市第一次大崩盤時的超賣現象所致,景氣和許多投資類別會出現反彈行情。通常,市場會持續三到五年的熊市反彈行情(例如:美國在1932年到 1937年的情況、日本在1992年到1996年的情況。這次週期可能出現在2012年中到2017年中),屆時大多數經濟學家和政治人物將聲稱:不景氣 已經結束。
第三階段,進入最後一波的衰退,相較下沒那麼嚴重,此乃因為人口統計趨勢和技術趨勢持續走弱所致,通常持續三到五年(例如:美 國在1937年到1942年的情況、日本在1997年到2003年的情況。眼前這個週期可能出現在2017年到2020年,或持續到2022年)。接著, 景氣和股市將蓄勢待發,迎接下一波更全面性的人口統計榮景。
傳統資產配置將一敗塗地,你該怎麼辦?-- 如何在通貨緊縮的經濟中獲利?何時應該進場?
個人生命週期將促使你隨著年紀增長,隨著事業進展及子女的年齡,讓你在個人投資和生活上做出不同的決定。不過,眼前八十年一輪的新經濟循環週期對個人投資風險和潛在報酬所造成的影響,似乎比個人生命週期的影響來得大。
財務規劃的最重要做法必須將個人生命週期與經濟週期相結合。況且,在這個景氣寒冬中,對投資、企業、工作和重大成本,都會造成最重大的衝擊;因此,事先並在這個時期的關鍵階段中做出因應改變,就特別重要。
債券與現金
我們即將見到在股市、房市和商品市場等不同資產連串泡沫化,這股泡沫潮最後在2009年底到2010年中時落幕。接著由於各投資領域的風險惡化,債券殖利率將出現一連串的高點,從國庫債券到長期公債,乃至於公司債。關鍵週期將可浮現看到買點:
主要或次要買點:2010年底
主要買點:2012下半年
主要或次要買點:2014年底
次要買點:2018年底
主要或次要買點:2019年底到2020年初
主要買點:2022年底
證券與房市
因為人口統計趨勢有利於股市和房市,投資人參考人口結構來重新精挑投資標的與時間。
美股最有利的長期買點可能在2012下半年及2022下半年出現。亞洲股市可能在2010年觸底,投資人可以留意亞洲新興國家,及健保相關類股。
目前商品期貨投資暫時戒急。全面性的商品榮景要2020年代初期才會出現。但在2012年中或2014年底到2017年中,可能有一波漲勢。
房市則較可能在2012年底、最遲在2015年初觸底,之後價格趨勢將穩定上揚。
景氣寒冬如何面對:
․資產唯一安全之處就是持有現金,之後是投資評等較優的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包括國際債券,這樣才能在利率走跌和通貨緊縮的時代中獲利。
․在利率走跌前,具有高收益的長期債券就是投資商機所在,這類商機可能在2010年中到2011年中在各個不同類別浮現,先是長期公債,接著是公司債。
․中期投資商機則以亞洲股票和保健類股為主,投資時機會落在2010年底到2012年中。
․擁有流動資產和現金流的企業就能以低價購買資產並取得市場占有率。
․股票最近期的買點可能會在2012後半年出現,最早出現在2010年底到2011年中。長期的買點可能在2019年底到2020年初,以及2022年底。2014年底應該也是一個中期的關鍵買點。
․在2012年中到2017上半年,可能會出現一波相當強勁的反彈行情,亞洲和保健業具備最有利的人口統計趨勢做支撐,所以是安全的投資標的。
․富裕國家、新興國家,必須利用新技術、政府獎勵,以及在少數國家已經奏效的組織模式,更認真解決人口老化這項重大挑戰。
收入穩定,軍公教人員撐起房市半邊天
信義房屋不 動產企劃研究室主任蘇啟榮昨(9)日表示,儘管去年下半年以來房市就受到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買氣普遍萎縮,可是根據最近3個月的市場觀察,卻發現一個特 殊現象,台北都會南區的文山、中正區,房仲分店業績不惡,成交客戶不少比例都是屬於軍公教族群;甚至景美分店的業績,普遍都優於其他區域的分店。
(新聞來 源:工商時報─記者蔡惠芳/台北報導2009/02/10 08:49 時報資訊 )
寶來獲准開辦 期貨信託
2008/10/09 【經濟日報╱記者李娟萍/台北報導】
行政院金管會去年7月通過「期貨信託基金管理辦法」,開放投信業者申請期貨信託執照,寶來投信日前獲金管會核準,成為國內首家取得期貨信託執照業者,未來將發行可多空操作的期 貨信託基金,成為市場上的新選擇。寶來投信總經理劉宗聖表示,期貨信託業務的開放,為國內金融市場發展歷程上的重要里程碑,未來衍生性金融工具種類將更加 多元化與自由化,金融機構所管理的資產規模也可望進一步擴大。
劉宗聖指出,寶來投信獲准開辦期貨信託業務後,旗下商品將可分為四大主軸,即被動型商品(ETFs、 指數基金)、主動型商品(一般共同基金)、計量商品(如計量平衡基金)和另類資產管理(商品、期貨和外匯等),此四大主軸各自茁壯,同時相互搭配以發揮加 乘效益。寶來投信投資產品中心營運長兼期貨信託業務主管林祖豪表示,期信基金以期貨、期貨選擇權和選擇權等衍生性金融商品為投資主軸,其部位可達基金淨值的70%,其餘部位可投資於股票、商品現貨市場、店頭市場等,無論是國內集中或店頭市場,或者經主管機關核准的海外期貨交易所商品均可投資。
期信基金的最大特色就是多空皆宜,在空頭市場運用期貨和選擇權避險操作,以鎖住下檔風險,在多頭市場則發揮槓桿效果獲取倍數報酬,是目前投資操作最為靈活的共同基金產品,依主管機關公告的可交易期權種類約360種 契約,投資範圍廣泛,增加操作靈活度與提高避險功能。林祖豪指出,期信基金代表絕對報酬的產品,目前國內共同基金市場,除了模組型與平衡型的基金外,其他 幾乎都是單向作多的商品,即使為模組型與平衡型基金,受到法令規範的限制,當市場走空時,可增強收益的機會也不多。但取得期貨信託業務執照的業者,可向主管機關申請,讓現行的股票型基金期貨投資比率,從40%提高到100%,在空頭期間達到完全避險效果,更可藉由期貨操作獲取較大的正報酬。
一般投資人認為,期貨是高風險、高波動性、高報酬商品,適合積極操作型投資人,因此對期貨信託基金也抱持相同看法。林祖豪表示,事實並不然,期貨信託基金不 具有雲霄飛車般起伏波動劇烈的特性,反而是一種透過系統性操作,在不預設立場下順勢操作的產品,空頭市場作空,多 頭市場也可作多,在追求絕對報酬的目標下,呈現相對穩定績效,適合投資屬性為穩健型的投資人,為股票型、債券型基金之外,另一種資產配置工具。
據了解,期貨信託基金在國外已有超過20年的發展歷史,國外將期貨信託基金統稱管理期貨基金,或期貨交易顧問事業(CATs),以追求絕對報酬為目標。國內即將上路的期貨信託基金,由政府審核管理,向投資大眾公開募集資金,淨值與報酬也定時公佈,所有資訊皆透明化,同時購買期貨基金門檻低,讓小額投資人也有機會藉此參與期貨商品投資,分散投資風險。
巴菲特10/17發表在<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
因此……我一直在購買美國股票。我指的是自己的私人帳戶,之前該帳戶除了美國政府債券外沒有任何資產(這不包括我所持波克夏公司的資產,因為這部分資產將全部投入慈善事業)。如果股價價格繼續保持吸引力,我的波克夏以外的淨資產不久後將100%是美國證券。
為什麼?
我奉行一條簡單的信條: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當前的形勢是——恐懼正在蔓延,甚至嚇住了經驗豐富的投資者。當然,對於競爭力較 弱的企業,投資人保持謹慎無可非議。但對於競爭力強的企業,沒有必要擔心他們的長期前景。這些企業的利潤也會時好時壞,但大多數都會在未來5、10或20 年內創下新的盈利記錄。
澄清一點:我無法預計股市的短期波動,對於股票在1個月或1年內的漲跌我不敢妄言。但有一種可能,即在市場恢復信心或經濟復蘇前,股市會上漲,而且可能是大漲。因此,如果你想等到知更鳥報春,那春天就快結束了。
回顧一下歷史:在經濟大蕭條時期,道瓊指數在1932年7月8日跌至41點的歷史新低,到1933年3月法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Roosevelt)總統上任前,經濟依然在惡化,但到那時,股市卻漲了30%。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美軍在歐洲和太平洋遭遇不利。1942年4月,美國股市跌至穀底,當時距離盟軍扭轉戰局還很遠。同樣,20世紀80年代 初,儘管經濟繼續下滑,通貨膨脹加劇,但卻是購買股票的最佳時機。簡而言之,壞消息是投資者的最好朋友,它能讓你以較低代價下注美國的未來。
長期而言,股市整體是趨於利多的。20世紀,美國經歷了2次世界大戰、代價高昂的軍事衝突、大蕭條、十餘次經濟衰退和金融危機、石油危機、流行疾病和總統因醜聞而下臺等事件,但道瓊指數卻從66點漲到了11497點。
也許有人會認為,在一個持續發展的世紀裏,投資者幾乎不可能虧錢。但確實有些投資者虧了,因為他們總是在感覺良好時買入,在市場充斥著恐慌時賣出。
今天,擁有現金或現金等價物的人可能感覺良好,但他們可能過於樂觀了,因為他們選擇了一項可怕的長期資產,沒有任何回報且肯定會貶值。其實,美國政府的救市政策很可能導致通貨膨脹,並加速現金貶值。
未來10年,證券的投資回報率肯定要高於現金,也許會高出很多。那些手持現金的投資者還在等待好消息,但他們忘了冰球明星韋恩•格雷茨基(Wayne Gretzky)的忠告:“我總是滑向冰球運動的方向,而不是等冰球到位再追。”
我不喜歡對股市進行預測,我再次強調,我對股市的短期行情一無所知。我看到一家開在空蕩蕩銀行大樓裏的餐館打出的廣告:“從前你的錢在這裏,今天你的嘴在這裏。”但今天,我的錢和嘴巴都在股市裏。
10/10 VIX恐慌指數69.95創歷史新高!!
台灣加權指數多頭背離形態成型
生技指數8/15空頭背離9/9跌幅已超過10%9/16年線附近獲得支撐
NBI生技指數於最近的一次修正似乎在趨勢線及年線附近得到支撐 鑑於生技指數是上波全球景氣修正落底後 在2002年率先起漲的領頭羊 而NBI指數也在今年7月率先站上年線 這次是否還能扮演這波修正的領先起漲指標 值得我們持續追蹤觀察...
9/11:
在8/6及8/16兩次發出出場警訊之後 以百達生技基金為例 淨值已從8/15的高點366.30下修至9/9的328.86 短短一個月不到 跌幅已達10.22% 大眾媒體扮演反指標 這次又得到了印證!
8/16:
以NBI指數為例,繼8/5出現第一次出場警訊後,8/14再創新高,8/15拉回,MACD指標及MACD柱狀圖同時出現空頭背離,是為第二次出場警訊.很可能是最後逃命機會了!我們會持續追蹤....
8/6:
以百達生技基金為例的MACD指標,在8/5已出現高點交叉向下的警訊.顯示現在生技市場已出現過熱跡象,但是國內媒體(包括經濟日報,工商時報)及投信卻積極喊進.這一次我們要持續追蹤,看看大眾媒體是不是總是扮演反指標的腳色?
相關報導參見: 經濟日報 工商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