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來源: 隨風金融學院
既然要說服大家接受價值投資法,那就得拿出一點成績來!在「成長與價值 (1)」及「成長與價值 (2)」兩篇文章中,我們曾經證實價值投資法的成果將勝過成長投資法,並且能夠長期打敗大盤。
有些人以學術界的「效率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 Hypothesis) 為基礎,認為打敗市場的投資人全憑運氣,就像是一群人在擲硬幣時,總有幾位能連續擲出同一面的。但是這些打敗市場的人真的全憑運氣嗎?
巴菲特舉了一個例子,假設全美國的人都在擲銅板、猜正反的遊戲中賭 1 美元,每天猜輸的人就退出遊戲,猜贏的就進入下一輪,只要短短二十天全美就只剩 215 人沒有失敗過,而這些人都贏了超過 100 萬美元。主張效率市場假說的人認為,這些表現超越市場平均的人,不過是運氣特別好、都能猜中錢幣而已。
但巴菲特近一步引申,如果這些人由一群長臂猿來替代,而最後的 215 隻長臂猿中的贏家都來自同一個動物園,那就不得不問這個動物園是否有什麼特別之處?當紐約時報公佈的二十世紀十大經理人中,高達五位是屬於價值投 資者 (分別是巴菲特、葛拉漢、林區、坦伯頓、墨爾比斯),那就值得仔細研究,價值投資法是否有其獨到之處。
總括而論,價值投資法的基本原則就是「內在價值」與「安全邊際」。關於內在價值的評估,本系列文章將陸續介紹各種評價模型,供各位讀者參考。那什麼是安全邊際?就是以低估的價格買進,而不是以合理的價格買進。
偉大的投資人巴菲特說:「投資只有兩個重點,第一點是不要虧損,第二點是牢牢記住第一點。」這句話明確點出安全邊際的重要性。若當初對股票的評價有些高 估,安全邊際就能降低虧損,發揮保護投資人的作用。除此之外,如果當初的評價正確或是有些低估,安全邊際就能提供額外的報酬,也就是買進價格與合理價格之 間的差距。
但是設定安全邊際時有個問題:當範圍設定得太大,就很難找到適當的投資機會;若範圍設定得太小,又失去原本的意義。投資人應該以什麼價格買進股票呢?葛拉 漢說:「我會在股價低於其真實價值的三分之二時買進股票。」相對於指數化投資人參與企業價值的成長,價值投資者憑藉安全邊際,能得到超越公司價值成長的報 酬。
說了這麼多,最重要的還是在內在價值的評估,因此下一篇文章將開始介紹影響評價的因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